东港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

时间:2023-05-18 12:40:06 来源:网友投稿

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: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一、2008年以来工作回顾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港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,供大家参考。

东港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



政府工作报告


各位代表:


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
一、2008年以来工作回顾

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区人大、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,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全面落实“工业强区、商贸富区、旅游兴区、农业稳区”四项战略重点,齐心协力谋发展、惠民生,全力以赴保稳定、促和谐,圆满完成了“十一五”规划和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,谱写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。

——四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,积极应对宏观形势变化,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。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,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和省、市各项决策部署,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,保增长、调结构、惠民生,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,主要指标均实现翻番式增长。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9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81亿元,年均增长15.7%;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进出口总值分别达到309.6亿元、141亿元和48.6亿美元,是2007年的2.1倍、2倍和3倍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7年增加7047元和3702元;地方财政收入连续跨过两个10亿元台阶,达到22.1亿元,年均增长24.1%。经过四年不懈努力,全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,发展活力明显增强,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——四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转方式调结构,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,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。按照“做优一产、做大二产、做强三产”的思路,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,三次产业比例由2007年的8.641.749.7调整为4.645.649.8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。在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基础上,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,茶叶、蓝莓、核桃等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到22.3万亩,创建为“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区”和“山东省名特优经济林蓝莓之乡”。养殖业快速发展,建成各类规模畜禽养殖场3746处;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1万亩,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处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,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8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4家,“三品”认证农产品36个,创建为国家级“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”和“对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”,“日照蓝莓”、“日照黑木耳”等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或证明商标。工业优化升级步伐加快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7年的107家发展到174家,主营业务收入、利税分别是2007年的2.4倍和3.1倍。高新区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,形成了“四园一基地一中心”的发展格局,投产企业达到200余家,园区产值连续跨过两个百亿元关口,达到203亿元,被评为全省“最佳投资园区”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,四年实施过亿元技改项目60个,建成各类技术中心25家,新增和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;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0个、著名商标22个。企业上市取得积极进展,金禾生化启动上市程序,新贵科技成为全市首家在场外市场挂牌的企业。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。规划建设了中盛、中瑞、迎宾三大物流园区,物流企业发展到400余家,产值突破8亿元。商贸经济持续繁荣,大润发、红星美凯龙等一批知名流通企业入驻我区。金融业快速发展,引进了招商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3家,成立了德兴、宝瑞等小额贷款公司4家,国信、宇翔等融资性担保公司6家,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。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,建成了梦幻海滩、龙门崮等一批旅游景区,创建3A级以上景区4家,被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授予“国际旅游名区”。2011年全区接待游客量突破2100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112亿元。服务业对财税的贡献率达到67%以上,被省委、省政府表彰为“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区”。

——四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创新体制机制,不断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,发展后劲得到新提升。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着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。不断深化财税改革,加强社会综合治税,财源管理精细化、财政支出效益化和税源管控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,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妥实施,集体林权、粮食供销、畜牧兽医等各项改革顺利完成并取得积极成效。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,累计招引投资过千万元项目665个,到位资金188.5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1.6亿美元,引进了森达美棕榈油、海帝电器、锦湖金马等一批大项目。连续三年开展了“大项目建设年”活动,共推进重点项目178个,完成投资285.7亿元。抓住中央和省、市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及扩大内需等机遇,积极开展对上争引,共争取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和省调控资金项目54个,争引资金2.1亿元。对外贸易稳步扩大,进出口总值过千万美元企业发展到50家,出口总量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,金禾生化被授予“省级出口创新基地”。

——四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一体发展理念,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,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。编制完成了全区城镇体系和村居布点规划,重点镇及中心镇详规覆盖率达到85%以上,城镇化率提高到63.7%。创新实施了“村企合作”等城中村改造模式,启动了14个片区、51个城中村(居)的拆迁改造,累计拆迁203.5万平方米,开工建设安置楼290.2万平方米,是建市以来城中村拆迁数量最多、速度最快、成效最好的时期。扎实开展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,出台了镇域旧村改造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持政策,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三年农房建设任务。累计投资2.5亿元,完成了335省道、日夏线拓宽及南竹路等道路建设工程,“村村通”覆盖率达到100%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,累计投资3.02亿元,维修加固病险水库42座,治理河道84.8公里,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207处,扩大恢复灌溉面积12.4万亩;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不断加强,建成集中连片供水工程6处,自来水村庄普及率达到98.1%;投资2953万元对区粮食储备库及部分粮站进行改扩建,累计为1.64万户村民发放了科学储粮示范仓。积极做好阳光海岸整治、香店河治理、天然气长输管道等20余项市重点工程和山东路、临沂路、北海路等46条城市道路建设的服务工作,保障了各项重点工程、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。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,建成环日照水库涵养林带1.2万亩,新增造林面积7.1万亩,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7.8%。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,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降低33%,高新区被认定为省级“节能产业示范基地”,涛雒、陈疃创建为“国家级生态镇”。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探索建立了“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分级负责”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管理机制,创建为“省级文明区”。

——四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,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,“幸福东港”建设取得新成果。四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.27亿元,解决了一批事关民生福祉、体现民利的实际问题,组织实施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落实到位。就业工作不断加强,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.9万人、转移农村劳动力2.1万人,创建为“全省创业型城市”。教育事业稳步发展,投资1.72亿元对北京路中学、济南路小学等72所学校进行了改造建设,新建、维修校舍16.5万平方米;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,先后招考中小学教师386名;18处市区学校实行联合办学,机电工程学校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,实验高中被评为全国百所特色高中学校,我区被表彰为“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”。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,创新实施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,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区县。城乡低保、五保供养标准大幅提高,社会救助覆盖面不断扩大,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.17亿元。残疾人保障工作成效显著,创建为“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”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,投资7300万元对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实施改造,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2处、农村“一体化”卫生室335处。人口计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,在全市率先建成人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,连续19年获得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一等奖。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,建成3个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137处全民健身工程,被评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 、“中国黑陶之都”和“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”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扎实开展,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,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;食品药品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,被表彰为“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”。高度重视国防动员、民兵预备役、优抚安置和双拥共建工作,大幅度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,被表彰为“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”,连续5年获得省级“双拥工作模范区”。妇女儿童、统计物价、外事侨务、对台工作、史志档案、新闻出版、广播电视、民族宗教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。

——四年来,我们始终坚持转变政府职能,全面加强自身建设,行政效能实现新提高。顺利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,积极推进行政审批 “两集中两到位”,累计取消、合并审批事项116项,行政服务效率明显提高。自觉接受人大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,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1件、政协委员提案398件。不断加强政府法制建设,“五五”普法任务全面完成,被表彰为“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”。大力加强行政队伍建设,在政府系统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、创先争优和“三力”建设年活动,严格执行政务公开、禁酒令、部门服务承诺等制度,不断健全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,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。注重加强反腐倡廉建设,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,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,树立了勤政为民、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。

各位代表,刚刚过去的2011年,是“十二五”开局之年,也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。一年来,全区上下紧紧围绕“三个跨越、三个率先”的奋斗目标,扎实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年、企业家队伍建设年、大项目建设年、民生政策落实年活动,统筹做好转方式、调结构、促发展、惠民生各项工作,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速度稳中趋快、经济效益好中趋升、发展方式转变有力、社会保障持续增强的良好态势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.2%,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1%,固定资产投资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、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21.9%17.4%51.5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.3%16.8%,实现了“十二五”精彩开局。

成绩令人鼓舞,经验更为珍贵。四年来的探索和实践,我们深刻体会到:应对各种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,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,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坚决贯彻中央、省、市和区委的各项重大战略部署,不断解放思想、改革创新、变中求进,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;必须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,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;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,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,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、办实事、解难事,充分调动、激发全区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凝聚起团结奋进、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。 各位代表,四年来,东港的每一点变化、每一步发展,都离不开上级党委、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、科学决策,离不开区人大、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、大力支持,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耕耘、拼搏努力。在此,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、建设者,向各级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离退休老领导、老同志,向所有关心支持东港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各位代表,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,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:一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,产业层次和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;二是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够突出,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强劲,自主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;三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,城镇承载服务功能仍需加强,统筹城乡、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较重;四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很大,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;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,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。对于这些问题,我们将高度重视、积极应对,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。

二、今后五年目标任务

今后五年,是全面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关键时期、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,是统筹城乡、全域发展的突破时期,也是建设“幸福东港”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提升时期。刚刚闭幕的区第十三次党代会,对东港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机遇条件作出了科学判断,以“建设文化名区、打造幸福东港,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而努力奋斗”为主题,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、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。新一届政府将紧紧围绕区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和任务目标,切实增强紧迫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,大力弘扬“真心为民、激情干事、艰苦奋斗、勇争一流”的创业兴业精神,抢抓机遇,真抓实干,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。

根据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,结合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,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: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紧紧围绕“打造文化名区、建设幸福东港”的目标任务,全力抓好东部城市经济引领、中部新型工业带动、西部农业生态建设三件大事,继续深化实施“工业强区、商贸富区、旅游兴区、农业稳区”四项战略,加快推进产业培植、项目推进、城乡统筹、生态建设、民生改善五个重点,在新起点上努力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。

今后五年,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:

——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繁荣区。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,经济总量进一步壮大,综合实力保持鲁南领先、跻身全省第一方阵,“十二五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。到2016年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、地方财政收入 “两个翻番”;实现固定资产投资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“两个突破”,年均分别增长20%39%;实现产业结构、财税结构“两个优化”,二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超过95%,服务业提供税收、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70%95%以上。

——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社会文明区。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“双轮驱动”,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,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提升,文化发展主要指标、文化事业整体水平、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走在全市前列。到2016年,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%以上,文化软实力和精神文明支撑力进一步增强。

——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优美区。生态保护有效加强,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,初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、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,“两型”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。到2016年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.7%,林木覆盖率达到38.8%,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%以上,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,“蓝天、碧海、金沙滩”的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。

——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的民生幸福区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,城乡差距逐步缩小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,人民群众安居乐业,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。到2016年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33000元、14000元;高中段教育入学率提高到98%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, “幸福东港”主观指标评价满意度保持在90%以上。

围绕实现上述目标,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:

一是坚持区域统筹、全域发展,着力优化产业布局。按照“发挥优势、突出特色、有所为有所不为”的思路,打破镇域区划、行政体制限制,统筹推进生产力和基础设施规划布局。东部区域突出城市经济引领,以中心商务区和临港商务区为载体,发挥滨海岸线资源优势,打造现代服务经济的“增长极”。中部区域突出新型工业带动,以日照高新区为龙头,大力发展高质高效产业,辐射带动河山、两城和南湖,打造新型工业经济的“隆起带”。西部区域坚持生态产业推动,实施“突破三庄、带动西部”战略,用3年时间使三庄镇在优化产业结构、增强发展后劲、加强城镇建设、扩张经济总量、改善民计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,带动西湖、陈疃等镇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。

二是坚持海陆联动、一体发展,着力推动转型升级。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,强化海陆统筹意识,充分发挥临海、临港的优势条件,坚持“统筹配置资源要素、统筹规划主导产业、统筹建设基础设施、统筹整治生态环境”,切实抓好蓝色经济“十大产业”、“七大基地”建设,进一步推动临港产业与腹地经济、岸线资源与陆域资源联动发展,促进项目、资金、技术等各类发展要素有序流动、合理配置、高效利用,构建以海带陆、以陆促海、海陆协调、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。

三是坚持深化改革、开放创新,着力增强发展活力。进一步破除观念障碍,积极推进经济、社会、政府管理等领域的改革,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,力争招商引资总额、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15%以上,五年完成大项目投资500亿元以上。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,完善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力争今后五年全区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%以上。

四是坚持以人为本、民生优先,着力提升幸福指数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加快教育、医疗、就业、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,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。按照“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、城乡互动、协调发展”的要求,进一步推动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、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、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、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,着力促进发展成果共享。创新社会管理机制,巩固“平安东港”建设成果,努力化解各类矛盾,保持社会和谐稳定。

各位代表,实现今后五年的战略构想和奋斗目标,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待和共同利益。我们将牢记人民重托,以奋发有为、勇争一流的精神状态,以求真务实、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,以清正廉洁、为民造福的价值追求,推动东港经济社会取得阶段性、历史性的新变化,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幸福!

三、2012年工作安排

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,也是“十二五”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,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,对于巩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按照区委对全区工作的总体要求,今年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%,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%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.4‰以内,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。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:

第一,突出好中求快、又好又快,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。坚持把稳增长作为今年的主要任务,科学把握稳中求进的宏观政策总基调,千方百计扩投资、促消费、稳出口,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。

一是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。坚持专业招商和全民招商相结合,整合招商力量,统筹招商资源,确保引进到位资金32亿元。牢固树立“招商选资”理念,按照“工业项目看装备、高新项目看技术、三产项目看税收”的要求,合理设置项目准入门槛,重点引进产业龙头项目、高新技术项目和总部经济项目。继续加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,完善落实“五个一”工作机制,加快推进金禾生化、华业玻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,争取五菱汽车、荣昊汽车等在谈项目尽快落地。

二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。继续落实国家扩大消费各项政策,深入开展“满意消费惠万家”活动和诚信商贸企业创建工作,营造放心消费、安全消费的外部环境。扎实推进商业“双进”工程,年内争创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1个、省级2个。积极拓宽和开发新的消费领域,扩大文化旅游、休闲娱乐、体育健身、家政服务等热点消费项目,满足群众多样化、个性化的生活需求,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。围绕创建农产品现代流通示范区,深入实施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”、“农超对接工程”,加快供销社“一个网络、两个平台”建设,改造提升农家店30家,促进城乡消费市场共同繁荣。

三是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。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,推动外资、外经、外贸联动发展。整合优势资源,集中优势力量,重点引进一批新兴产业、现代服务业外资大项目,加快推进富凯木业、森达美二期等项目建设,争取乐天玛特、希杰影视、华润地产等外资项目尽快落地。加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出口力度,支持金禾生化、可意食品争创全国出口名牌,新增各类国际认证10个以上。鼓励优势企业进行并购重组、联合参股、投资兴业,提高“走出去”的规模和水平,确保完成进出口总值40亿美元以上。深化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,出口备案基地力争达到5000亩。

四是强化财税金融支撑。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、改善结构、调节分配、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,完善社会综合治税机制,依法加强税收征管,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。制定支持文化产业、物流、金融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加大对三庄等西部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,集中财力保重点、保民生。认真落实提高增值税、营业税起征点等结构性减税政策,为小微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加快推进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银行化改革,支持格瑞菲斯、荣信水产等企业开展“区域集优”试点,多渠道扩大融资规模。

第二,突出转型升级、提质增效,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。围绕打造中部新型工业经济“隆起带”,以园区为载体、以项目为支撑,深入实施“工业强区”战略,推动工业经济向集约型、内涵型、创新驱动型转变。

一是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。按照“工业园区化、园区产业化、产业集群化”的思路,编制完善高新区各专业园区及河山、两城、南湖等工业基地发展规划,实行规划、配套、管理、政策“四统一”,引导工业企业按规划向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。强化高新区“龙头”地位,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重,对已开发区域抓好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提升;加快实施“北进西扩”战略,启动西区5万吨污水厂及供电、供热管线设施建设,做好“筑巢引凤”文章,进一步承接产业转移、加速产业聚集、培育产业集群,带动中部崛起。

二是培植壮大骨干企业。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集中,扶持壮大一批税收增长快、创新能力强、发展潜力大的成长型企业,推动工业“倍增式”发展,年内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30家、利税过千万元企业5家。按照“产业调特、规模调大、产品调优、效益调高”的原则,引导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技术改造、产能扩张,协调推进海恩锯业等80个技改项目建设,年内完成技改投资35亿元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,新建市级以上技术中心、重点实验室2个以上,高新技术产值增长15%以上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,引进培养一批领军人才、拔尖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,为加快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
三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。认真落实优化结构、工程管理等节能减排措施,设立节能降耗专项资金,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。积极推进能源高效利用,推行合同能源管理,重点实施洁晶药业能源系统建设等10个节能技术改造项目,启动两城低碳产业园项目建设,带动低碳产业快速发展。依托区供销社再生资源利用中心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引导企业开展资源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,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。

第三,突出发挥优势、彰显特色,积极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。认真落实各级扶持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,举力培育高端商贸、现代物流、滨海旅游、文化产业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态,努力推动服务业总量扩大、结构优化、质量提升。

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重点抓好中心商务区、临港商务区“两个商务区”建设,加快推进中心商务区城市综合体和兴业世帆明珠广场、海纳大厦及国际贸易中心等商务楼宇建设,努力打造鲁东南最具活力的高端商务聚集区。借助高新区服务外包基地,以软件开发、工业设计等产业为重点,培育一批服务外包骨干企业。继续抓好迎宾物流园、中盛物流园、日照粮油物流园等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,加快推进中农物流、永兴物流等物流项目。依托中盛国际商务港等载体,积极构建物流信息平台,培植壮大一批带动作用大、辐射能力强的重点物流企业,促进第三方、第四方物流快速发展,着力提升物流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。积极争取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我区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,加快发展软件研发、电子商务、影视动漫等新兴服务业,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。

二是巩固提升商贸流通业。加快推进日照温州城二期、凯德广场等商贸项目,以及海景雅阁等3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建设;启动奥特莱斯、名嘉广场、河山汽车城等新型商贸项目建设,引导石臼市场、营盛市场等专业市场适时进行升级改造。加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,扎实推进东关北路商业街开发,积极做好海曲人家滨水特色街的招商工作,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次、创特色、上水平。

三是加快发展滨海旅游业。坚持大手笔策划、高标准建设,重点抓好竹洞天片区改造、河山旅游风景区、南湖旅游文化城等项目建设,加快会稽山佛学文化旅游区开发步伐,增强我区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。继续推进阳光海岸带北段整治,加强郊野生态岸线保护,着力打造原生态阳光海岸带。积极完善沿海民俗旅游“五统一”管理模式,大力发展观光农业、工业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,加快推进御青茶博园、大象谷生态休闲农场等项目建设,着力引进休闲度假、康体娱乐型旅游项目,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。争取年内旅游总收入增长20%以上。

四是繁荣发展文化产业。围绕打造“文化名区”目标,扎实开展“文化建设年”活动,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,组织实施“五大惠民工程”,推动镇街道综合文化中心、村级文化大院升级改造,确保农家书屋全覆盖。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,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,推进日照黑陶艺术园、两城龙山文化遗址公园等文化项目建设。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,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,争取2-3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。积极开发培育文化旅游产品,举办具有滨海特色的主题演艺和实景演出活动,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。深度挖掘黑陶文化、农民画等特色文化资源,加大相关衍生产品研发力度,打造特色突出、竞争力强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,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。

第四,突出固本强基、助农增收,着力抓好“三农”工作。按照“大兴水利强基础、狠抓生产保供给、力促增收惠民生、着眼统筹添活力”的要求,以启动实施“突破三庄、带动西部”战略为重点,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,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。

一是加快发展高效农业。按照“集中连片、规模发展、突出特色”的思路,重点推进西湖镇回龙观流域茶园、三庄镇龙门崮流域核桃、陈疃镇南鲍疃蓝莓等片区建设,年内新发展特色高效农业3万亩。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,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,争取新增“三品”认证面积突破3万亩。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,确保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、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。加快畜牧业升级步伐,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场(区)18家。积极实施渔业“532”工程,推进渔业安全信息网络平台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,新发展浅海养殖3万亩。

二是努力夯实农业基础。坚持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,计划投资1.3亿元,对马陵水库及6座小(二)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,加快推进三庄河、两城河等河道治理;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,完成126处小型水源工程建设,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1.9万亩。扎实推进造林绿化“十大工程”,年内新增造林2.3万亩。继续实施放心粮油和农户科学储粮工程,启动陈疃、河山粮站改扩建工作,建成放心粮油销售店19家。大力开展“农业科技促进年”活动,实施科技兴农、“阳光培训”工程,加快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。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,年内完成土地整理和增减挂钩项目16个,新增耕地5300亩,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,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。

三是统筹推进镇村建设。按照全区村庄布点规划,对分散居住、园区建设发展涉及的村庄实施合村并点和旧村改造,扎实推进河山镇驻地等7个集中居住区建设,启动三庄镇驻地及上崮后等10个村庄的建设改造。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,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,扎实推进以城乡结合部、335省道沿线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强化村镇“五乱”治理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,完成5个镇驻地及278个村的垃圾污水处理,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生活环境。

第五,突出以人为本、民生优先,进一步加强“幸福东港”建设。坚持把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第一追求,牢固树立幸福导向,不断改善民生条件,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年年有改善、一年更比一年好。

一是全面加强民生保障。认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,开展以“送岗位、送技能、送服务”为重点的就业再就业援助行动,统筹做好大学毕业生、转业退伍军人、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就业工作,解决100个困难家庭就业问题,培训新就业人员1000名,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。加快完善城乡保障体系,进一步深化“新农保”试点成果,扎实推进城镇居民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。更加关注弱势群体,加大社会救助力度,全面落实城乡困难居民“五线一网”医疗救助制度,将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%,农村低保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0元。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,重点抓好东关北路区域等15个片区的改造建设,启动区政府广场片区、华林片区、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北部区域等片区改造工程。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,加快推进敬老院改造和残疾人托养设施建设,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。

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,积极落实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,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办好人民满意教育。新建、改造、加固中小学校舍10.6万平方米,重点推进文登路小学、两城中心小学、日照四中等16处学校建设工程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全面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乡村医生补助政策,将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,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。不断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,积极抓好基层卫生院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,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深入推进“健康东港行动”,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,切实增强公共卫生保障能力。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,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,完善利益导向机制,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,提高人口出生素质。加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,在每个镇街道建成2个高标准农民健身工程示范点。积极推进民族宗教、统计物价、对台侨务、史志档案、国防教育、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,努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。

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。适应社会结构加快变动、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,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,在思想上尊重群众,感情上贴近群众,工作上依靠群众,努力开创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局面。高度重视城乡社区建设,在西湖、南湖等镇开展“全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”试点,梯次推进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;进一步落实 “四有六进一机制”,组织开展“星级社区”创建和品牌培育活动,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,完善诉求表达、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机制,强化网络动态管理和网上舆情引导,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。加强社会治安网格化管理,严密防范、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,促进社会秩序持续稳定。实施“六五”普法和依法治区规划,拓宽法律援助通道,推广农民工学法用法“双证”管理办法。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,提高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。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,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,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,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。

四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各位代表,发展的重任、竞争的形势、群众的期盼,都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。我们将按照区委“提升干部素质、提升党员先进性、提升群众文明水平”的要求,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、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和水平,以务实高效的工作推动东港又好又快发展。

(一)注重理论武装,努力建设学习政府。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、增长本领的根本途径,推进学习的经常化、普遍化和制度化,不断丰富知识储备,打牢理论根基。加强教育培训,强化实践锻炼,引导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掌握新知识、新技能,提高推动发展和服务群众的本领。继续推进思想解放,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、争先创优的进取意识,努力在产业升级、改革创新、环境优化等方面不断探索新办法、创造新经验。

(二)严格依法行政,努力建设法治政府。认真贯彻《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》,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,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,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。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、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,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、民主化、制度化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,切实加强对政府部门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、执行程序的监督,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。

(三)切实转变作风,努力建设高效政府。坚持在其位、谋其政,倍加珍惜组织和人民的信任,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舞台,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、责任感和使命感,自我加压、激情干事,一切工作往前赶、争主动,坚决把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。坚持“一线工作法”,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,困难在一线解决,作风在一线转变。进一步完善决策目标、执行责任、监督考核体系,对重点工作、重点项目,逐个分解立项,跟踪落实,以高效率保证高质量,以快节奏推动大发展。

(四)坚持从严治政,努力建设廉洁政府。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,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,扎实开展预算执行审计、专项资金审计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投资审计。强化对行政审批、招投标、土地出让、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,全面建立风险防控机制,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,按照节俭、高效、廉洁的原则,深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,确保“三公”支出零增长,以勤俭节约的行动和艰苦奋斗的本色凝聚人心、赢得民心。

(五)突出以人为本,努力建设亲民政府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、执政为民的理念,强化宗旨意识,倾听群众呼声,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尊重民意、符合民心。建立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,每年抓好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民生工程,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。发扬开拓创新精神,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,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。

各位代表,蓝图已经绘就,目标催人奋进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实现富民强区新跨越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,是全区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盼。让我们在中共日照市东港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抢抓机遇、锐意进取,开拓创新、奋力拼搏,为圆满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开创东港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!

推荐访问:东港 政府工作报告 东港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